永远洗眼养心的巴迪美人|图说印尼能让“真爱再生”的神奇服饰
一
国内疫情管控放开,奥密克戎大水漫灌,丁叔叔的许多亲友都“阳”在家里,奋力挣扎,与病毒缠斗。
此类话题已经太多,这是后疫情时代人们必须经受的磨难,我就不再画蛇添足说些多余的话了。
今天又到周末,我想写一篇有关印尼巴迪服饰的文章,再配上难得一见的美人美图,给病痛中的亲人和尚未感染的粉丝们“朱基玛达”cuci mata!(印尼话:洗眼睛)。
按惯例,先上几张不同时代巴迪美人的玉照,为大家提神养心。
上世纪四十年代,一位印尼美妇人和两名清秀可人的姑娘,身穿相同款式的巴迪衣裙,坐在一栋住宅门前的台阶上。她们明亮聪慧的眼睛,文静柔美的姿态,是那个年代中产阶级女性所特有的仪容。这应该是当时某个品牌巴迪服饰的广告照片。
穿巴迪服饰跳舞的爪哇少女。这是如今印尼比较常见的景像,并无特别之处。
与华商老友伍耀辉先生和他公司的印尼职员午餐会。
与印尼客家精英丘昌仁(左一)、杨健昌先生茶叙。
照片发在微信群,有国内的朋友觉得惊讶,打趣调侃:“哈!丁叔叔——你这八尺高的老男人,在印尼不但过着活色生香的日子,还特么每天打扮得花枝招展。”
惭愧惭愧!丁叔叔一把年纪,又无颜值,如果不是为了写作此文,按说不该把自己这些照片放入公号。
其实十多年前,本人初来乍到,开始也对印尼这花花绿绿的蜡染服饰既看不懂也敬谢不敏。不过很快发现,印尼是个非常讲究文明礼貌的国度,虽然天气较热,但很多场合并不适合咱们中国人习惯的短裤汗衫,甚至穿T恤衫和短袖衬衫也显得过于随便,不够庄重。
而巴迪衬衫这种服饰,则属于印尼“国服”,五颜六色,就像它的自然风光一般多姿多彩。
在印尼,无论多么隆重的各种活动,巴迪衫尤其是长袖巴迪,完全有资格代替正规西服,出现在任何场合都不失礼。只要套上去扣上钮扣、也不用扎进裤子里,三分钟就可以准备好出门,堪称“懒人西装”。
从此我便成为巴迪衫的拥趸,愈发喜爱,乃至着迷。
正宗的巴迪布实际上是一种手工制作的蜡染面料。这种蜡染服饰被称为Batik,也被音译成“巴迪衫”,据说Batik一词源于爪哇语,由“Amba”(描绘)和“Titik”(点)两个单词组成,就是“一点一点描绘图案”的意思。
传统的蜡染工艺,大多由妇女们手持一种尖嘴壶的画笔,一笔一划以热蜡缓慢地描绘图案,需要高度的专注力。19世纪中叶后,模板印章开始流行起来,最受欢迎的图案都被做成印章,不需再用手绘,大量提升生产效率,但依然是属于传统的工法。
巴迪布精细的图案,就是这样由蜡染工匠技艺精湛的双手聚精会神,彻底而耐心地制作而成。
2009年,这种手工巴迪蜡染服饰(Batik Tulis Indonesia)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文化遗产,同年,时任总统苏西洛也宣布每个礼拜五为蜡染服饰日,鼓励政府机关和全国人民每个礼拜五穿着代表印尼文化的巴迪上班上课,让这种服饰直接等同于周末欢乐的气氛,风气经久不衰。
实际上自印尼独立半个多世纪以来,从国父苏加诺到现在的佐爷,每一任总统都身体力行,大力推崇巴迪服饰文化在该国的流行。
上图从左至右:苏加诺与第二任妻子英吉特和第三任夫人法特玛瓦蒂。
下图从左至右:苏加诺与第四任夫人哈蒂尼,以及第五任太太黛维
已故第三任总统哈比比曾经是位国际顶尖的飞机设计师,这是他当总统的时候与太太一起与群众互动的场景。
大约从15世纪开始,巴迪开始成为日常服饰,一开始是专属于爪哇王国皇室及皇宫人员的穿着,而且每个王国都有自己的代表图案,不能随便使用别人的图案。
早期蜡染只在皇宫里面制造,成为公主和女性的日常工作,已出嫁的公主获准开设蜡染商店,因此,皇宫以外的人也开始买得到不同图案的蜡染。有些蜡染图案只能让特定对象如皇家使用,1927年的日惹国王就曾经对某些图案下禁令,直到1945年加入印尼共和国后才被废除。
关于巴迪蜡染的起源,在爪哇岛有一个广为流传的故事。
公元1749年,中爪哇一位名叫肯秋诺(Kencono)的皇后,被忙碌的国王冷落。肯秋诺伤心之余,盼望国王能回心转意,重新关注宠爱她,因此便不停的向神祷告。
她抬头看到天上闪烁的星星,低头亲吻冷宫前的茉莉花,开始日夜不停的把看到的星星和花朵画在画布上,精细图案不断重复,最后终于做成了巴迪蜡染。
不久之后,国王看到了这块美丽的蜡染布料,也看到自己的皇后,重新对其燃起爱火。而今天,皇后的星星和花朵成了蜡染最古典和最受欢迎的图案之一,爪哇语叫做Truntum,代表的意思正是“真爱再生”。
现在这个图案代表的意思便是对爱忠心,在中爪哇,更是传统婚礼祝福新人永浴爱河的必备品。新娘的父母亲在婚礼宴客的时候穿着这蜡染服饰,代表父母亲已经把女儿教育好,准备好为人妻。更深一层的意义是,就像皇后制作出「真爱再生」蜡染的过程,维系婚姻的过程需要的是耐心,甚至会痛苦,但必须要让彼此的爱不断重生,这才是维系婚姻的办法。
最后,没什么要说的了。
再上几张从前和现在有关巴迪蜡染服饰的美人图片吧。